奶粉又闹价“慌”,香港奶粉涨价余波犹在,又有最大奶源国新西兰的旱情导致原料奶减产涨价。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原料奶涨价或会成为国内洋品牌奶粉提价借口。事实上,相对进口奶源,国内原料奶价更高,洋品牌奶粉价高主因是由于销售成本和利润指标更高。
销售成本60%(包括铺货、广告、物流、人力等)
生产成本 40%(其中原料奶成本占80%)
干旱只是助推剂
新西兰北岛的旱情,为今年奶价的上涨发出了信号。
外媒援引经济学家预测,北岛地区牛奶产量同比将下降约15%,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商恒天然的奶粉产量可能会减少。在上周恒天然环球乳制品交易活动中,全部产品涨价10.4%,竞得均价4216美元/吨,创下2011年6月以来新高,其中全脂奶粉更是增长18%。
干旱只是涨价的助推剂。新西兰方面分析,供应偏紧、需求强劲将继续推高乳品价格。
18个月前,四大乳制品出口国家和地区因产能过剩导致乳品市场低迷。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奶类分析师宋亮分析,随着欧美加快产能的处理,直接导致国际原奶供应下降。此次新西兰减产将供应链条再度勒紧。
推高奶价的另一只手则来自上游产业的紧缩,去年6月以来美国干旱,造成奶牛饲料大豆、玉米减产,价格飙升。
宋亮指出,此次新西兰干旱无疑直接助涨了国际奶价。
或给企业提价借口
恒天然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交易会中产品价涨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而旗下安满、安怡两个品牌奶粉价格还未有变动。尽管使用新西兰奶源的惠氏、雅培、美赞臣等奶粉生产商向媒体表示,暂时还不清楚新西兰原料奶涨价对相关业务的影响,但宋亮分析,国际奶价的价格上涨,有可能会成为国内婴幼儿奶粉企业涨价的借口。
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奶粉达57.29万吨,其中从新西兰进口达49.52万吨,占比86%。今年1月,我国奶粉进口9.47万吨,其中从新西兰进口约9.1万吨,占比达96%。
猛增的数据在宋亮看来,一是由于国际预期新西兰奶价会涨而提前大量进口;二是由于1月国内原奶供需较紧张,奶企一般选择新西兰奶粉进行补充。
之所以称之为“借口”,宋亮称,奶粉价格中生产成本约占40%,销售流通成本约占60%。而生产成本中,原奶成本约占80%,对生产成本会有一定影响,“但进口奶粉毛利率空间达40%~60%,原奶涨价并不会直接造成多大的影响。”
国产原料奶更高价
事实上,国内原奶价格反而高于进口奶价。据行业杂志对欧美亚20个国家的奶价调查显示,2012年6月~10月,原奶价格折合人民币为3.24元/公斤。而咨询公司对国内28个规模牧场调查显示,6月~10月原奶价格为3.9元/公斤。
价格“倒挂”在最新数据中也有所反映。国际牧场联盟数据显示,今年1月奶价,折合人民币2.52元/公斤。农业部数据则显示,1月国内主产省份生鲜乳均价为3.4元/公斤。
但是,国内市场上洋品牌奶粉的价格却远远高于国外。宋亮分析,从国际市场来看,欧美婴幼儿属于特殊人群,享受补贴同时保证价格的低位。而国内市场奶粉价格的高企,则是成本与利润的双重作用:一方面,传统渠道铺货、广告等销售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宋亮透露,国际奶粉品牌对于中国市场利润指标的要求很高,必须通过保持利润率的高位来保证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