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Language="VB" ContentType="text/html" ResponseEncoding="gb2312" %>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奶业自强路求解 常温奶主导地位无须人为干预

 
来源/作者:

厦门日报

发布时间:

2015-01-23

编录: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近段时间以来,国内部分地区个别奶农“卖奶难”问题凸显,甚至出现“倒奶杀牛”现象,个别小散户奶农“倒奶”的辛酸故事见诸报端引发热议。中国奶业何去何从的讨论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开始思考导致奶农“卖奶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也展开了对中国奶业发展路径的各种讨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以及乳企做大做强目标的引领下,中国乳业正在积极转型升级,以期获得更好发展态势。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奶牛养殖却呈现“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大型乳企主导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稳步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散户养殖模式却因自身种种问题日益举步维艰。这令人不得不发问:在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出现的“倒奶”个案是否正常?该如何为这些“辛酸”奶农寻找出路?

  一位业内观察人士介绍道,“散养户由于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理念,养殖效益明显偏低,很难消化近些年饲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再加上对奶牛疫病防治不力和生鲜乳质量把控不严,生产出的原料奶常常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为此,乳业专家给予了散户明确的建议:“规模化、集约化是奶业养殖的发展方向,奶农唯有改变既有的发展模式,融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之中,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要真正实现这种模式,大型乳企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大有可为,重点是建立一种乳企和奶农的新型关系。而伊利等大型乳企已经为此探索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

  在中国乳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伊利、光明、三元等国内大型乳企一方面加快发展自有奶源,另一方面还积极带动奶农从散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的方向转变,从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给予扶植,使不少奶牛养殖户发展成为标准化的家庭牧场,提升了经济收益。

  仅以伊利为例,据了解,伊利积极帮助奶农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牧场,建立标准化牛舍、卧床、恒温饮水槽等硬件,同时主动面向奶农推广标准化养殖操作规范,更通过开设奶牛田间学校、引入联合国模式,对奶农进行科学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伊利还大力推广全混合日粮搅拌车和全株青贮,并且累计发放融资款100亿元以上,帮助奶农购牛以及改善硬件等等。上述有效的举措使得奶牛的单产显著提高,原料奶的质量达到甚至超过欧美标准,经济效益获得大幅提升。

  在一些讨论中,国内液态奶消费中巴氏奶市场发育不足被视为造成奶农“卖奶难”困境的重要原因,于是一些“专家”呼吁政府通过加大对巴氏奶企业的扶持,来改变目前乳业消费中常温奶品类占据主导的消费结构,以此作为解决奶农“卖奶难”困局的“良方”。

  可事情有这么简单吗?在地少人多的南方消费市场,巴氏奶企业能满足当地消费需求吗?而地处黄金奶源地的北方奶农,因当地消费相对不足只能“倒奶”另谋出路吗?

  其实,无论是从中国乳业的历史演进、现实条件,还是从未来趋势看,中国常温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格局很难改变,更无须人为去干预,否则,这一违反市场规律的做法将给中国乳业带来不可逆的伤害。

  熟悉中国乳业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在1997年我国引入第一条常温奶生产线之前,受制于养殖规模、物流运输和加工技术等因素,喝奶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牛奶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奢侈品。在伊利引进常温奶生产线后,由于解决了牛奶长距离运输和长时间存储的问题,中国乳业市场开始发生巨变,原奶产量从1997年的681万吨增加至2013年的3649万吨;液态奶行业也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在2008年以前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近些年,中国液态奶销量复合增长率达到8%-10%。常温奶逐步占据了70%左右的全国液态奶市场,满足了大多数国人的饮奶需求。可以说,常温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是中国乳业市场竞争和消费者自主选择的结果。

  而从现实条件看,中国人多地少、奶源北多南少、运输半径极大的国情也不适合大力发展巴氏奶品类。由于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我国奶源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东北地区。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利国表示,巴氏奶更适合当地养殖、当地加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无法脱离冷链运输和存储,这很难满足南方密集人群的消费需求。而在南方一些大城市,由于土地资源有限,并不鼓励在城市周边发展牧业供应本城市。据悉,上海市为了控制养牛规模,已经将企业牧场基地都安排在上海周围的江苏、安徽等地。上海市目前保有4万多头奶牛养殖规模,不允许再增加养殖规模。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力推广巴氏奶,恐怕容易造成南方无奶可喝、北方原奶过剩的窘境。当北方主产区生产的原奶由于常温奶企业的市场萎缩无路可销时,真正大范围的“倒奶杀牛”现象可能就为期不远了。

  再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巴氏奶需要冷链运输,所以在运输过程中势必消耗大量的能源,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而常温奶保质期长,无需冷藏,运输便捷,顺应了低碳环保的趋势。近期,连巴氏奶占市场主流的英国政府也推出计划,要在2020年让常温奶的市场份额占到90%。这也是该国政府根据其国情做出的最终决定。

  对于当前部分地区出现的“卖奶难”问题,大多数乳业专家认为,这只是中国乳业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性阵痛。中国乳业是个完全竞争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而不是为了满足某些利益群体的需求去保护落后的生产力,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法则。拨开乳业市场迷雾,正视行业发展现实问题,中国奶牛养殖业才能不偏离方向地走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提档升级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