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Language="VB" ContentType="text/html" ResponseEncoding="gb2312" %>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科技与科普>>乳品与健康
    乳品与健康:

注重对餐桌经济的研究——赴美学习与考察的思考

 
来源/作者: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 2007-07-23 编录: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这次参加江苏省第三次经济研讨班以及赴美学习考察,带着当前农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认真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所带的问题是:在农副产品基本告别紧缺,出现区域性、结构性、季节性过剩的情况下,农业经济怎么样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思考与研究的结果,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从农业生产本身去研究与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但更重要的是应该去大力引导消费,从而更好地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本文提出要注重对餐桌经济的研究与推动。
   餐桌经济,主要指田头与餐桌的对接,将农副产品的生产、流通、加工、消费有机融合,涉及农业、食品、农产品加工、商业等多种行业,构成一个庞大的经济领域。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恩格尔系数”计算,中国城乡居民在“吃”上的消费1997年达1.6万亿元。城镇居民1997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946元,其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为46.4%,接近一半。由此可见,12亿城乡居民的餐桌是一个巨大的、充满诱惑力的、潜在的市场。“餐桌经济”正是对这一巨大市场的理性思考,这一巨大市场只有在相应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但却忽略了对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同步发展的引导与提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的农业经济处于短缺状态,困难时期,甚至要凭票供应。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的农村政策的威力,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农副产品供应充裕。农产品市场从卖方市场开始步入买方市场,出现了区域性的、结构性的、季节性的过剩。对此戏剧性的变化,有人称之匆匆而来的买方市场。这种过剩,虽是低水平过剩,但却是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如何促进当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切实解决好买方市场不农产品的出路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从农业结构本身上考虑,要通过实施科技兴农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产品结构,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与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相适应的农产品,达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增效增收的目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消费对生产的拉动作用,要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生活观念与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农民说,现在“不怕产不出,就怕卖不掉”,所以从现实来看,实施田头与餐桌的对接已势在必行。
   我们谈餐桌经济,固然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但也应该注意到餐桌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和经济生活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为什么?
   其一,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因此,党和政府在发展和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应适时地注意和引导人民群众生活观念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像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中期时一样,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整个餐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
   其二,餐桌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拉动经济有三种动力,即消费、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消费占有较大的比重,据在美国的调查,美国国内的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占比重为三分之二,这种拉动力是较为强劲的。餐桌经济属消费范畴,消费的范畴是广义的,涵盖衣、食、住、行,当然包括住房、汽车,但在我国现阶段,较易启动的消费可能是餐桌经济。再者,餐桌经济有其自身一些特点,餐桌消费是一个周期短、消耗快、涉及人口众多的经久不衰的经济领域,它可以引发若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带动一批朝阳产业。另外,发展餐桌经济也可以缓解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在下岗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启动餐桌经济,实现由田头到餐桌的对接,有利于启动第三产业,拓宽就业岗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二、推进中国人早餐革命是启动餐桌经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在餐桌经济中,提倡与推进中国人的早餐革命应该是一个较为合理与现实的切入点。中国人的三餐,中餐尚可,晚餐丰盛,早餐最差,一般为泡饭加咸菜,这与发达国家早餐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发达国家的早餐质量较高,一般为牛奶、鸡蛋、黄油、面包。同样与营养要求,也相差甚远,科学认为一日三餐能量之比应为:早餐30%,中餐40%,晚餐30%,但中国人的早餐能量只有百分之十几。
   在过去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人的早餐是在穷与忙中度过的。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内主要解决温饱,不可能过分考究早餐。中国人又是双职工,早晨一般很忙,既要忙上班,又要忙小孩上学,可谓战斗的早晨。
   我们现在提倡早餐革命,是指在泡饭、稀饭的基础上,增加牛奶与鸡蛋。牛奶哺育了一个新的生命,牛奶营养最为全面,是流质易为吸收,且具有免疫活性物质;鸡蛋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鸡蛋具备一个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
   早餐革命可以引发我们很多深层次的思考。如粮食问题,中国的粮食是多还是少,主要是一个转化问题,如果中国人的早餐从泡饭推进到牛奶加鸡蛋,那将大大增加粮食的消耗。料蛋之比是2.8:1换言之,一个人的早餐进入到牛奶和鸡蛋的水平,那么人均早餐消耗的粮食将达到半斤以上。再如拓展就业岗位,如果中国人的早餐有一半或三分之一进入到牛奶加鸡蛋的水平,那么将需要更多的人去养殖、加工、服务,将为社会拓展更多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早餐革命可以提高民族身体素质。如果中国人从小孩子开始,从妹妹开始就喝牛奶吃鸡蛋,无疑将对民族的身体素质有一个极大的提高。
   至于早餐革命的时机,应该讲是成熟的。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活水平应该有一个质的提高,当前的时期是成熟的。一方面农副产品的量是充足的,初步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另一方面价格是便宜的,一元钱可以买3-4只鸡蛋,而一瓶矿泉水需要几元钱。
   三、启动餐桌经济,解决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启动餐桌经济,促进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过去,我国的农业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所以在指导农业生产时往往强调量的提高,现在,农产品市场开始由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这是我们调整的较好时机,要加快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如何转变,一是加速结构调整,二是加速良种更新工程。其结构调整的概念可能要有一个大的跳跃,如奶业的发展,我们过去的概念,仅仅把奶作为营养品看待,消费对象仅仅是老人、病人和婴儿,而在发达国家乳品早已成为一些基础食品,因而发展较快,世界平均为102千克,发达国家为300多千克,我国为6.6千克,江苏仅有1.5千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大力加速良种更新工程,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与推广力度,目前,江苏省已实施启动了良种更新工程,经过3-5年的努力,江苏农产品的品质可望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启动餐桌经济,促进农副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加工增值转变。我国的农产品基本上是原始初级产品,为了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发展的需要,应该加大力度引导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如烟酒,一个是草,一个是水,经过加工成几十倍增值。旺旺食品是以大米为原料的,大米一元多钱一斤,经过加工成几十倍增值。再如猪肉,国外加工的产品占40%以上,我们仅有5%左右。要经过餐桌经济,真正转变观念,将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农副产品加工,也是形成一个拉动地方发展的重要路子。
   启动餐桌经济,引导农民进入流通、加工、服务领域。发达国家,从事农业产品加工、流通、服务的人员往往是一线农业生产人员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而我国大部分劳力仍然滞留在农业第一产业上,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加工、增值。要通过餐桌经济的启动,进一步搞活农业经济,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如果说,在农副产品紧缺时期,我们大力推进“米袋子”、“菜篮子”工程,那么,在步入新的发展时期,适时提倡早餐革命,发展餐桌经济,积极引导消费,全面拉动经济,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