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ge Language="VB" ContentType="text/html" ResponseEncoding="gb2312" %>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网站
 

您的位置:首页>>科技与科普>>畜牧业
    畜牧业


饲养管理与奶牛的生产寿命


 
来源/作者: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 2006-10-17 编录: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Michael F.Hutjens博士著(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动物科学院61801)
  李蓉译 马建宁校(达农威生物发酵工程技术(深圳)有限公司518038)

  毋庸置疑,所有的奶牛场管理者都在想方设法来提高牧场的经济效益。美国中西部的牧场的管理人员在致力于改善生产盈利水平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意识到奶牛生产利用年限的缩短(小于3胎)的事实是制约他们牧场盈利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事实上,如何提高奶牛使用寿命是所有牛场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挑战。生产实践表明,畜群持有较高的淘汰率(超过35%)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问题都与牧场的饲喂管理密切相关。对奶牛生产寿命有重要影响的三个常见因素都与饲养管理的缺陷有关,这三个因素分别是:
跛足(蹄病)
围产奶牛管理
繁殖性能下降
  1 跛足对奶牛生产寿命的影响
  近10多年来,在生产实践中,跛足或肢蹄健康问题给牧场经营者所带来的麻烦正在日益增加,并且它已经在奶牛场昂贵的额外生产性开支中仅次于乳房炎治疗费用而位居第二。据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30个牛群(其中,15个畜群为散栏放养、15个畜群为拴系式饲养,平均产量为23,060磅或10,460千克)中,每100头牛中约有73头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蹄问题;牧场为每头跛足奶牛的治疗费用开支估计约为122美元(折合人民币976元);蹄毛疣的治疗费用约为每例88美元(折合人民币704元);蹄底溃疡的治疗费用约为每例369美元(折合人民币2952元);蹄甲疾病的治疗费用约为每例227美元(折合人民币1816元)。由此可见,蹄病是导致牧场生产成本增加和扼杀盈利水准的元凶之一。
  在现实中,解决蹄趾病症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评估可导致蹄病和增加畜群淘汰率的三个主要因素,即遗传、奶牛的舒适度和饲养。首先.奶牛自身的因素。包括对肢蹄构造(例如蹄踵高度)和腿自然结构(例如腿与体身的连接角度和腿的正确摆放位置及站立姿态)的遗传选择不合理能够直接导致奶牛存在着先天性的跛足倾向。其次。我们还应对奶牛的生存环境给予更多的关注。奶牛的舒适程度、行走距离(从奶厅到放牧点或休息区)、自由式卧栏的地面处理和间隔、橡胶行走垫的表面情况、路面上存在的小粒石子、热应激效应、行走于牛粪和泥泞中或长时间在冰冻路面和水泥路面上行走等等,这些都是能够引发或增加肢蹄病症的典型例子。
  美国威斯康星州的科研人员提出奶牛跛足的两大原因分别是:外界的传染性病原和因饲喂不当所导致的蹄叶炎。58%的跛足病例(包括腐蹄病和蹄毛疣)是由传染性病原引起的,而其余42%的跛足病例则是来源于蹄叶炎。蹄叶炎是一种能够使得通往蹄趾真皮的血液受阻的蹄部炎症。引起蹄叶炎的若干原因可在众多已发表的研究报告里或者通过现场的实地观察中发现和得到验证。一些主要的观点如下:
  革兰氏阴性菌死后释放内毒素.血液组胺增加,从而引起蹄趾充血。蛋白在瘤胃的降解也百I促进组胺的形成。
  根据在马身上所做的研究,瘤胃酸中毒时产生的一种毒素可激活金属蛋白,而金属蛋白可打破蹄壁表皮和真皮软组织之间的连接,导致蹄底溃疡和白线脓肿的发生。
?欧洲的一些研究者认为:低的瘤胃DH值会增加瘤胃中乳酸f强酸)的产量,从而将瘤胃的正常发酵改变为瘤胃酸中毒。
  鉴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一直是导致蹄叶炎或诱发蹄趾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饲喂管理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降低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能够降低瘤胃pH的一些因素包括:在日粮中使用高水平的瘤胃可发酵淀粉和不饱和性脂肪酸;在日粮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出现奶牛于物质采食量高的情况;过度饲喂谷物精料(指在每次饲喂干物质基础上精料的饲喂量超过2.3—3.2千克);所用的粗饲料在瘤胃中的自然缓冲能力较低(如玉米青贮);粗饲料被切割加工的太短而导致咀嚼反刍次数的减少;日粮水分太高;大量采食高质量草场的新鲜牧草和在TMR或放牧方式下奶牛出现挑食的状况等。
  为了能够将引发肢蹄问题的风险降到最低,本文总结了一些与此相关的饲养因素和营养使用的推荐量。其中的推荐量以占总日粮百分之百干物质基础上的百分比来表示。与奶牛的肢蹄健康有着直接关系的一些营养物质包括:钠、氯、钾、钙、磷、钴和镁等。
  淀粉和糖是导致瘤胃pH降低和酸中毒的关键因素。在总日粮的干物质基础中淀粉含量的推荐水平为25%~28%,糖含量为2%~4%.
  蛋白的质量和数量可影响跛足。高水平的降解蛋白和总蛋白可能会导致瘤胃发酵生产出影响蹄趾健康的产物。
  有效纤维能够维持瘤胃内的粗料纤维悬浮层,以优化食糜流通速率和正常的反刍(每日约有550—600分钟的反刍行为)。瘤胃pH应维持在5.9以上(理想的情况应保持在6.0—6.2的范围之间)。建议在日粮中应包含有约2.3千克的颗粒长度在2.54厘米以上的粗料或19%~21%有效NDF。
  脂肪和油脂对瘤胃中的纤维分解菌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影响纤维的分解速度和导致瘤胃DH下降。以油籽形式存在的植物油的添加量限制在2.5%;每头牛每天被提供的游离植物油(未包被于油籽细胞内)应限制在225克;和/或每天给它们提供50克的鱼油类。
  铜对牛蹄的影响可以通过增加铜解酶(氧化硫醇)的产量从而提高蹄趾硬度来体现。事实上.缺硫的奶牛更易出现蹄踵裂、腐蹄和蹄底脓肿等症状。在日粮干物质中总铜的含量建议为10~15ppm(1/3为有机铜源,2/3为无机铜源)。如果日粮中的钼的总含量超过lppm,则铜的添加量需更高。
  硫元素是瘤胃细菌生产合成含硫氨基酸所必需的物质(硫:氮=1:10—12)。据有关的研究报道显示,添加了硫的日粮可提高奶牛的蹄趾硬度。
  锌元素可通过愈合伤口、维护上皮和角蛋白合成及熟化来提高牛蹄趾的完整性。放牧场上牧草中的锌含量因时而异,其中春季旺盛生长季节的锌含量最低。有机锌可降低体细胞数和增加产量,日粮总干物质中的锌含量建议为40~60PPm(1/3为有机锌源,2/3为无机锌源)。
  生物素(维生素H)为角蛋白形成和趾甲的发育所必需,有生物素缺乏症的牛和马会出现蹄趾病症。最近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结果印证了以前俄亥俄大学所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即:生物素可将牛奶产量提高约1.8~2.7千克,但该研究中的奶产量增加应该与蹄趾的改良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牛奶产量的提高非常迅速。导致奶量增加的原因可能与代谢性维生素B的功能作用有关.而蹄趾状况的改善则至少需要6~12个月才能观察到效果。生物素的建议使用量为每头每天20毫克,所增加的成本约为每天6.8美分(折合人民币0.48~0.64元),投入产出比约为6:1。
  2 围产期管理对奶牛生产寿命的影响
  众所周知,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始终被认为是影响奶牛高产、畜群健康和延长奶牛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在调查了3l位饲养顾问和奶牛兽医后所得出的结论是:对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是目前绝大多数奶牛场都存在着的第三大问题(在粗料质量和饲槽管理之后),并且也是这些顾问和兽医们向他们的客户牧场提供咨询服务的一个机会。
  下面是一些被许多奶牛营养研究者推荐的围产期管理策略,仅供牧场管理人员参考。在使用这些策略的时候,牧场管理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仔细权衡,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策略一:提高日粮中淀粉的水平
  优点:在能量浓度较高的El粮中增加淀粉可增加瘤胃微生物菌群的消化和刺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
 缺点:瘤胃酸中毒和乳酸的积累有可能会导致奶牛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和发生真胃变位。
策略二:添加麦秸
  优点:在日粮中包括0.5~1.4千克的麦秸可起到帮助维持瘤胃的充实度和pH值,避免因瘤胃出现“空腹”症状而导致真胃移位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维持纤维分解菌的数量。
  缺点:此举可能会限制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另外,食糜流通速度的减缓也可能会对瘤胃发酵产生不利的影响。
  策略三:使用低能一低干物质采食型的干奶牛日粮
  优点:给处在干奶早期的牛提供限制性日粮或低能日粮能够避免肥胖牛的出现(但会导致干物质采食量降低)。
  缺点:奶牛可能损失体况导致体内能量储备的降低。食槽竞争的增加可能会在于奶牛群中引起采食量的波动。
  策略四:使用高玉米青贮型日粮
  优点:给临产牛饲喂高水平的玉米青贮(4.5~6.8千克干物质)可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摄入粗料的质量;降低日粮的钾含量和提高日粮的适口性以及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增加瘤胃中的可发酵性淀粉的数量。
  缺点:青贮粗料饲料颗粒较短,可限制瘤胃充实度,可能导致真胃变位。
  策略五:设立一个干奶群组
  优点:产犊前不设围产早期日粮,干奶全程只有一个干奶日粮,可以避免牛只因“群居社会环境”和分群的变动而导致采食量下降的行为,使围产牛群的过渡更加顺利。
  缺点:一些可能增加血钙和葡萄糖的关键添加剂不能添加。奶牛在转换到新日粮后可能会引起酸中毒和真胃变位的发生。
  策略六:设立三个不同时期的围产群组
  优点:按照不同阶段的日粮f干奶早期阶段日粮,临产阶段日粮和新产阶段日粮)进行饲喂,此举可以循序渐进地给奶牛增加营养,使得奶牛能够逐渐地适应不同营养浓度的日粮供应(每个阶段日粮中绝对营养浓度的增加应以不超过10%为宜)。
  缺点:经常地调群可能会影响群体竞争和降低奶牛的采食量。需在挤奶厅和产犊区附近设立若干个栏舍和饲喂场所以方便奶牛采食。
  策略七:恰当地使用阴离子盐产品
优  点:添加阴离子盐产品有助于提高母牛的血钙水平,减少产后低血钙的风险。同时,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以及提高肌肉收缩能力和保持适当的弹性能够降低发生真胃移位的概率。
  缺点:饲料成本会更高,采食量会下降。头次产犊的青年母牛对阴离子盐类产品的作用无应答等事实降低了阴离子盐产品在经济回报和奶牛健康方面所带来的好处。
策略八:使用某些副产品类的饲料
优  点:添加高纤维可消化的副产品类饲料可以帮助增加奶牛的采食量。维持营养的有效摄人量和降低日粮中钾的水平。
  缺点:饲料的付现成本f因必须外购副产品而产生的1增加,因而可能提高了日粮的成本支出。同时.也需要在牧场里设置专门的临产牛群组。
  策略九:在牧场里开辟专门的临产阶段和新产阶段牛群要分别进行饲养管理
  优点:可满足头次产犊的小母牛所具有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小而营养需求则较高的特点。也有助于避免因头胎牛在首产后竞争不过同群的经产牛而在采食方面吃亏的情况。
  缺点:也许牛场没有足够的场地/栏舍和饲喂设施来执行这个策略,或者现有牛群的规模也可能限制其的实施。
  现有的生产研究和科学试验表明:产前给奶牛使用高水平粗蛋白和过瘤胃蛋白(RUP)日粮的实际效果不尽一致。某些试验报道说此举可以改进奶牛的繁殖表现和提高了乳蛋白的产量。而另一些报道则说随着日粮中蛋白水平的增加并未使得奶产量有相应的提高。。
以下是一些有关临产干奶牛饲养的指导性建议,牧场管理者可以在设计该阶段日粮时作为参考。
  成母牛日粮的粗蛋白需要量为12%。
  怀孕青年母牛的日粮粗蛋白需要量为14.3%~15%。
  如果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降低到预期的水平以下。日粮中蛋白的水平可能需要适当提高。
  增加临产干奶牛日粮蛋白水平时,应同时考虑过瘤胃蛋白的来源和其氨基酸的组成。
  基于对氨基酸模型预测和准确的饲料分析,在临产阶段日粮中添加一些被保护的氨基酸之类也许有一定的好处。
  对于临产阶段的干奶牛来讲,刺激瘤胃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应该能够改善氨基酸的供应。
3 繁殖性能对奶牛生产寿命的影响
通常,畜群的繁殖性能会受到发情、受孕率、奶牛舒适程度和其他管理因素的影响。但是,饲养管理也会对繁殖表现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下面给出的一些自查提示可能会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饲喂因素对牛群繁殖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一定的帮助。
  充分认识到奶牛能量负平衡可以导致体重的过度损失、减少卵泡构造和影响繁殖激素的分泌.这是在繁殖方面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适当地增加日粮的能量浓度、提高干物质采食和促进瘤胃微生物发酵等措施能够帮助减少奶牛的能量损失。一般情况下,奶牛产犊后应该在4~6周时处于能量正平衡状态(诸如:体况得分的提高,非酯化脂肪酸(NEFA)产量的降低,乳脂率检测保持在正常水平和注射促生长激素(BST)后出现的正面效应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考量的参数)。
  日粮蛋白水平过高会影响畜群的受孕率。这是因为日粮的高水平蛋白会导致血液和子宫液中含氮化合物的浓度水平过高,为了要满足将过量的氨转化成尿素的需要,或许会对奶牛的免疫功能产生负面的影响。牛奶尿素氮(MUN)N被用来作为一个现场的检测指标,以监控日粮蛋白的利用情况(若MUN值超过18~20这个范围时可能会出现受孕率降低的情况)。